读书笔记之《科学史方法论讲演录》(武晓媛)

发布日期:2017-03-29     浏览次数:

 

 

2011年11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席文教授的《科学史方法论讲演录》一书。这本书是席文教授应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之邀,于2009年4月13日至22日在北京大学所做“竺可桢科学史讲席”系列演讲的中英文对照版。全书由五讲构成,正如本书内容简介所讲:作者梳理了50年来科学史从智识史到社会史再到文化史的发展历程,通过精当的案例分析,展示了科学史家将社会学和人类学进路用于历史研究所导致的新图景,论述了平衡科学史中智识精英和普通人作用的重要性,阐述了比较相同时期不同文化和不同时期同种文化中的科学的方法,诠释了作者提出的“文化簇”概念及其作用,从方法学上总结了科学史发展的现状,前瞻了该领域的新趋势。

经过读书会上两位主讲同学的细致分析和讲解,我们对该书以及该书的作者席文教授的基本观念有了较为精准的认识,故就本书不再赘述。

关于本次读书会师生之间的交流,我想谈谈我的一些感受和认识。我对大家所展开的关于部分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第一,我想先谈的是关于“观念、方法和问题”这个议题,谈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要肯定科学史亦或科技史与历史学相统一的,它们是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承认这样一个前提下我们再来讨论“观念、问题和方法”这一问题。

我很赞同姚老师您所讲到的“方法较之问题是次要的,是不拘一格的,是为问题所服务的”。讨论过程中大家也都谈到了,我们开展研究不是要以运用什么方法作为我们的目标,而关键是要明确我们的研究问题(或研究对象),以所要研究的问题为中心,树立问题意识,运用适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我记得在本科阶段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对我们的教导中就反复强调要有“问题意识”,带着问题逐步深入研究。在长期耳濡目染环境熏陶下,或许我在具体的研究实践过程中对其运用还有欠缺,但是这种观念却一直影响着我。

“问题意识”现在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而作为法国年鉴学派史学方法论的核心——“问题史学”也得到各学科的认可。我们所开展任何一项研究是否成功,关键取决于我们提出问题的能力。正如李剑铭在《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一书中谈到的“没有问题,再好的材料和方法也会失去意义。研究一个课题,一定要围绕问题进行,不能停留在‘事俱始末,文成规矩’的地步”。从事科学研究的爱因斯坦也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一观点对于开展科技史的研究,特别是正在确定论文选题的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在坚持问题主导原则,在正确观念的引导下,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将我们研究逐步推进。

第二,关于我也想就关于精英和大众的作用谈谈自己的认识。今天读书会您反复向我们强调:学术研究要打破二分法的思想。关于这点在您给我们讲授课程中已经多次提到。我也想再结合自身的学习心得,谈谈这一观点。我下文主要谈及的均是社会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但是我认为历史研究是统一的,这样的理论与方法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研究。记得我曾读过行龙老师编著的《走向田野与社会》,其第一章理论反思专列一节谈“再论区域社会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指出区域社会史中,在理论方法上更应关注两方面:一是应重视“大传统和小传统”关系理论在区域社会史研究中的运用。所谓大传统一般是指一个社会里上层的贵族、士绅、知识分子所代表的主流文化或者社会中的上层精英文化;而所谓小传统是指一般社会大众,特别是乡民或俗民所代表的生活文化。我认为这与席文教授在书中论述了平衡科学史中智识精英和普通人作用的重要性是有异曲同工之意的。在开展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历史研究的地方性转向,坚持“小题大做”原则,将我们的研究纳入“小传统”的研究范畴。开展“小传统”或是“普通人”的研究,很好地弥补长期只关注精英文化造成的缺陷和不足。二是重视多学科之间的交叉、联姻和转向。席文教授在书中第二讲也谈到“运用社会学和人类学方法”,同时他在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25卷)发表《社会学和人类学方法之对于科学史和医学史的应用》一文。用他自己的话总结是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两个群体终于开始学习既使用人类学的文化概念又使用社会学的社会概念了”。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和吸收。因此,我们在开展科学史研究过程中,善于运用多学科交叉方法,切不要拘泥于“科学史方法”,正如姚老师您所讲就没有“科学史方法”,何谈应用?

总之,这场读书会我收获很大,从两位主讲同学身上学习到很多做研究的品格和方法,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我会尽快做出调整和改正,尽快将自己的选题确定,开展接下来更为深入的研究。

 

主讲人:袁紫玉、张宇羚       :席文《科学史方法论讲演录》

讲评人:姚雅欣  老师             :2016年9月23日

供稿人:武晓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