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张耀)

发布日期:2017-03-29     浏览次数:

这次读书会所选书籍是《中国古代物质文化》。著者孙机先生以文献和图像为研究手段,探讨表面无奇的“物质(东西)遗存”中“隐形”的历史和文化,呈现出一个不同于单纯的“历史文献”路径的古代中国。对于我而言,其中最能提起兴趣阅读的是由物质流动串联起来的有关古代中国与域外缓慢却绵延不绝的交流,有人的地方就有物质生产、流动以及因流动带来的观念的相互对话、交流、碰撞与互融。

很多以为天经地义是本土出产的物质原来是“泊来品”。就粮食而言,明代后期玉米、白薯等高产作物从美洲的传入极大了促进了中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再譬如蔬菜,上古时代我国蔬菜的种类很少。《诗经》里提到132种植物,其中只有20余种用作蔬菜。以前曾一直纳闷为何汉乐府《长歌行》要以“青青园中葵”起兴?原来战国、秦、汉时,最重要的蔬菜即“五菜”:葵、藿、薤、葱、韭,而“葵”为园中百菜之尊,自然也跻身古老的诗歌意象群。今天我们习见的茄子、黄瓜、葫萝卜、菠菜、莴苣、辣椒、大蒜、西红柿等等,其祖先均是引进品种。果类中,西瓜由西域传入就不必说了,核桃、石榴、菠萝、花生、草莓、向日葵、苹果无一不是来自域外。不过,我一直误以为荔枝、龙眼等南方热带水果是从东南亚引进的,殊不知是真正的土产。

生活中习见的蔬果谷物的流动看似不足称奇,可《尔雅?释天》云:“果不熟为荒”,“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正是那些不值一提的蔬果谷物的渐进传入、广泛培植才真正让人类走出时不时不邀而至的饥荒、饥馑、劫难的年代,人的味蕾也因此由单一进化至丰富乃至饕餮。

所以,单是从物质的全球移植就可以阐释横跨欧亚大陆丝路的形成、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亚美两洲通航的意义。

那些漫天黄沙中遥远的丝路驼铃,那苍茫大海上一片片孤独而倔强的风帆,那些旅途上带着梦想、希望、勇于冒险的人,以及随人流走的物质也就别具意味。如果说当元代西瓜仍作为新鲜珍味时带给食客如“醍醐灌顶,甘露洒心”的感觉,那么可以想像因流走的物质带给人们“观念的水位”的漾动同样不乏新奇的冲击和震撼。

物质从来不是静止的。

通过《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一书,我们可以看到,孙机先生作为博物馆中的“物质文化”研究者,为我们呈现了另一个不同于“历史文献”路径的古代中国。他用图像志结合考古发掘材料,对古代文献中的物质生活作出了全面的叙述,描绘一种更真实也更“接地气”的古代生活。也让我们对古代中国的物质成就,有了非常细腻和直观的认识。当然,如果吹毛求疵的话,在技术分析和民族考古学方面的糅合,或许会为我们呈现更丰富的文化维度。

大英博物馆出版过一本《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用一百件珍藏文物讲述世界历史故事。这同样是一本出色的“物质文化”研究作品,它用物质呈现脉络,用文物展现世界的思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站在一个全球化的历史阶段,中国的“物质文化”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影响着世界,用世界的眼光来看中国,用中国的实践来回应世界。

 

 

张耀

2016.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