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西医东渐与中国近代医疗体制化》(张宇羚)

发布日期:2017-03-29     浏览次数:

拿到这本书的电子稿,因为与我研究的领域较为相关,我首先思考的是什么是西医东渐?什么是医疗体制化?体制化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医疗体制化了吗?带着这些问题我翻阅了一遍文本。

近代中国动荡曲折的历史境遇下的中医冲突,科学作为更多的是体制化的问题。西医的传入,以科学为标志的医疗体制化的形成最终成为了支配的权利,改变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节奏和行为方式,本书便是基于此而成。从社会体制角度研究晚清以来中国医疗体制的转型和医疗体制化进程一度成为社会学和医学史界关注的热点,此研究可以说是中西医比较研究的纵深拓展,以医学观念的比较和更新作为思想资源。

在相关研究回顾的部分,作者运用了疾病社会史的表述,疾病社会史是把疾病和医学视为社会结构的整体中的一部分,将疾病看做病人--医生--社会反应的复合体,拓宽了传统医学史的视野。他提到了麦克尼尔的《瘟疫与人》、科特赖特的《疾病改变历史》、波特的《健康、文明与国家》,台湾学者梁其姿、曹树基、李尚玉、大陆学者杨念群、余忠新的研究成果。历史学和社会学者的介入为中国医疗史增添了新的视角与活力,不同的问题切入点如“瘟疫”“麻风”“西医东渐”是医疗史研究更具有了语境下的魅力。

关于体制化的概念,是运用了默顿、巴伯、库恩、本戴维开创的体制化的研究方法,一般认为近代西方科学体制化过程发端于科学权威机构,科学权威的本质是知识的权威性,它的有效作用在于被统治者自愿接受。因此,权威机构是科学有别于其他社会体制的显著特征,也是科学自主性皆有辖姓的根本保证。医疗体制的概念有两种理解:1指医院、医学院校、医学研究所、医学专业学会等各种具体的医疗组织机构。2指抽象、笼统的医学思维模式和医疗卫生服务的行为模式,如:生物医学模式、医疗保健模式、医疗收费制度、医疗执业管理制度和公共卫生制度等。

看到这个题目我大概了加入我写这个题目会需要哪些内容,如西方医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教会医院、医学社团和医学杂志、公共卫生等。看了目录和我想的大致一样,大致通读了一遍,觉得此书中规中矩,可以增加许多知识,更清楚当时医疗活动是如何运作,但是没有再多启蒙的内容,没有一些让人觉得耳目一新的东西,关于体制这样宏大的生硬的内容很难写出灵动的气息。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本书无意对于中西医观念层面的争论做详细的分析和评判,只是将其作为一种既存的现实背景。本书关于医疗体制的问题主要介绍了一下几个方面:一、中国近代以来体制化的社会背景和内外动因,中国近代以来体制的转型是社会体制转型的一部分,是一个综合的本土医学对外来医学的吸收、融合和再创新的过程。二、近代西医体制的基本特征及其移植中国过程与样式。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传入中国的西医知识和体制,内容极为庞杂,立足于西医传播的主体和媒介,深入分析和把握西医体制的移植中国的具体过程、形态和样式非常重要。三、西医体制的本土化和国家医疗卫生体制的构建。西医体制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及医学发展的产物,移植与异质的中国社会文化环境始终面临着挑战。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广阔乡村的医疗卫生体系是主要探讨的问题。个人认为中西文化冲突和中西观念层面的差异与斗争是理解和解释中国近代医疗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如果不对它进行分析,书中的内容就会显得异常的空洞和牵强。制度不是一个机器,一项技术、拿来就可以用,作者几章内容都提到了体制的移植,因为医疗实践都是在一种观念的指导下实施的,无论这样的观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没有观念层面的接受和吸收,制度是很难引入和实行的,不对思想层面继承和叛逆做探讨,书中的内容就显得冰冷,不是那么具有说服力。同时因为西医的传入伴随着特殊的历史背景,政治上的因素对于就医观念的影响比任何时期都大,不对思想层面做讨论,知识单纯的以背景呈现我认为是不恰当的。相对的,我觉得何晓莲西医东渐与文化调试从思想史、文化史路径去审视这一历史过程更能让读者理解。另一方面,西方公共卫生体制的移植这一章中,对于海关检疫的注意是我之前没游戏想到的,作者在这方面有相关资料,并做了论述是值得肯定的。

 

张宇玲

2016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