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冀豪伟)

发布日期:2017-03-30     浏览次数:

本学期第五次读书会由徐冠华师兄主讲,姚雅欣老师主持。师兄对《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这本书做了全面讲解,并对作者本·戴维的学习经历、学术背景及文化经历做了全面介绍,在讲解结束时还提出两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而后姚老师对本书的主要脉络、问题和写作背景进行了补充,并引导同学对“科学体制”和“科学中心转移”两个问题进行了讨论。这期间体现出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宏阔的学术视野和凝练的理论总结功底,使人眼界大开,教化心灵。

《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这本书是本·戴维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时以其博士论文“以色列各职业的社会结构”为基础写成。与默顿齐名的本·戴维深受两种文化传统(德国文化和犹太文化)的影响,从对犹太史的研究进而转到科学社会学的研究中。作者写作此书的意图在采取历史的和比较的方式,探讨教育、政治、经济和宗教的体系对科学活动发展的影响,并把科学活动在社会中的出现与传播概念化。

这本书共有九章,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一、二章)作者解释了什么是科学社会学,并以17世纪为分水岭,用比较的观点讨论了这之前的科学的增长缺乏连续性,及哲学家在传统社会中对科学传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区分了科学规范与常规科学,互动与机制及结构与反结构等不同概念。第二部分(三、四章)以历史演进角度从希腊科学的社会学写到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这一角色的出现。在对古希腊科学研究中,作者提出为什么科学在古希腊没有发展起来,并给出原因:之所以没有发展起来,根本原因在于科学没有成功的体制化。第三部分(五、六、七、八、九章)以英、法、德、美四国的科学研究中心的转移为线索,以四国的科学发展特点及其缺陷为对象进行论述。从而指出科学的体制化对科学发展的影响及科学中心转移到美国去的主要原因。并在末章从国家的研究机制、资助体制和科学的社会价值三方面讨论了科学的社会条件。

姚老师对这作者作为OECD 顾问的身份背景及随20世纪60年代法国青年革命而风起云涌的后现代主义风潮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了补充。并引出贯穿这本书的科学体制化思想,其没有回到历史现场进行描述与研究,而是以“体制化”的框架进行了强迫性的辉格解释。而且姚老师以汤浅光朝在1962年编写的《科学和技术编年表》中科学技术中心转移的探讨为例,提出体制化如何促进科学中心转移的问题。并以德、美为何能领先法国为例,指出社会风气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在本人看来,体制化的形成与发展必然会对此领域的开拓与进步形成桎梏,但结合中国历史中在体制内而有建树乃至推动体制发展的情况讲,本人对体制的限制作用及同侪元兴所讲“初高中语文的制约思想”论点有另一层认识。黄仁宇先生《万历十五年》一书中“戚继光—孤独的将领”一节中是在讨论到“体制”这一问题时本人首先想到的。面对当时明代武将作战与文官集团及其施政原则的根本上不相容,每况愈下的补给制度,组织上的低能和装备上的落后等一系列固有的体制内所带来的而个人根本无力改变的问题,戚继光针对倭寇形势,在《纪效新书》中将招兵办法、奖赏制度、职务原则、武器规格乃至干粮的制作方法分项而有现实针对性的写出,关键处在体制内戚继光将其逐步在变通中实现,从而抗倭成功。而同时期的俞大猷也同样提出战术全面“现代化”的建议,并很有远见的提出将倭寇灭于海上这一建议,但终究未被采纳,而怀恨以殁。这倒不是由于他因循守旧,而是牵涉到很多不易解决的复杂因素。“然则俞大猷本人也不可能理解,他的建议,所牵涉的问题和将要引起的后果已经超出军备问题而及于政治。” 这种为个人力量所不可抗拒的社会因素,使俞大猷的计划毫无实现的希望。相形之下,戚继光的方案就比较现实。他没有去触动整个的国家体制,而只是脚踏实地,做他职责范围内力所能及的事。具有清醒现实感的“戚继光不是在理想上把事情做得至善至美的将领,而是最能适应环境以发挥他的天才的将领”。举出戚继光与俞大猷的例子,本人旨在表明历史巨轮、社会因素虽为个人之不可抗,在现行体制内将现实与个人理想平衡虽然不是制度或者理论的开创者,但对现存问题和历史进程可有一个明晰的认识进而有解决方法。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在本人看来,一个很重要原因在于,中华民族中始终有这样的人,他们在真切的面对残酷的现实时,从未停止对光明的追求。

 

冀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