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05
2022年6月3日上午,山西大学120周年校庆“科技史系列讲座”第30期开讲,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惠富平教授作了题为《物候、水汛与河防:黄河十二月水名演变及其防汛意义》的学术报告。惠富平教授现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史与气象文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主要从事农业史与生态环境史研究。本次报告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平台举行,由我所赵云波教授主持。
惠富平教授长期从事农业史与生态环境史研究,其中与水利有关的工作有:长江流域(特别是皖江流域)、福建沿海地区以及黄河流域的水利史研究,包括水利工程、技术问题及生态环境等。惠教授指出,黄河十二月水名是指反映黄河一年十二个月水势状态的物候名称体系。本次报告在当今黄河历史文化研究的时代背景之下,从黄河十二月水名体系的形成、物候渊源与水势反映以及水汛、河汛三方面展开论述:
一、黄河十二月水名体系的形成
惠富平教授通过大量文献考证工作梳理出黄河十二月水名体系的形成过程。黄河水名至迟出现于战国时期。在《庄子·秋水》、《汉书·沟洫志》中皆有记载,但早期黄河水名仅是反映黄河涨水最为显著的几个时节,全面的各月水势变化总结尚未出现。唐中后期以来,黄河十二月水名体系逐渐形成,并为后世所传承。经考证,系统的黄河十二月水名体系的形成至迟始于《水衡记》,其中关于水名的记载二、三月,七、八月,十一、十二月共用一个水名,形成十二个月“九水名”的现象,黄河水名体系初步成型。宋金时期是水名体系逐渐走向完善的重要阶段。《释十二月水名》中的“九水名”将水名、水势与物候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归纳;《宋史·河渠志》记载有“十一水名”,与前者相较具体名称略有不同,且更关注植物物候与水势的关系;北宋刘跂《暇日记》中出现了最早关于“十二水名”的记载,每个月对应有不同的水名:正月,解冻水;二月,白蘋水;三月,桃花水;四月,瓜蔓水;五月,麦黄水;六月,山矾水;七月,豆花水;八月,获苗水;九月,霜降水;十月,复槽水;十一月,走凌水;十二月,蹙凌水。
自此,黄河水名体系在宋代以来得以普遍推广,其原因一方面在于黄河频繁改道变迁,时人对黄河水文四季变化规律的认识加强;另一方面得益于宋代岁时民俗文献编撰繁盛,人们注重对岁时节令进行源流考辨。同时,宋代以来岁时节令与社会生活进一步交融,月令形式的水名体系被百姓广泛接受,并应用于黄河防汛抗灾及相关农业活动之中。
二、黄河十二月水名的物候渊源与水势反映
惠富平教授指出通过对四季气候变化以及黄河不同时节水文特征的观察,至迟在宋代古人已经对黄河一年中水势消涨的规律有了清楚的认识,并利用相关水名来表现黄河各月水情水势状况。即黄河十二月水名系统,具有特定的物候渊源及水利内涵,主要表现为三点:
第一,以植物物候为标识的水名与黄河下游农业特点。十二月水名中有七个水名与黄河沿岸生长的作物或植物有关,反映出水名与农事密切相关,服务于农民的生产活动。《水衡记》中有以“桃、小麦、甜瓜、荻”四种植物命名的水名,而宋代以来形成的水名体系中增加了“白蘋、芜菁、大豆”三种作物。
第二,以节气、水文为标识的水名与黄河下游水势变化。依据黄河不同时月的水文物候特征为河水命名,可反映出黄河水势的变化。如“矾山水”是古人对六月黄河涨水源于高山融水和季节性强降雨的认识;“登高水”和“霜降水”是黄河九月水名,大体是以节气来命名,时间上二者相近;“复槽(伏漕)水”是黄河十月水名,十月的河水是一年中最为安稳的;“走凌水”、“噎凌水”、“蹙凌水”、“解凌水”主要是以水文现象为标识的黄河十一月、十二月、正月水名,描述了黄河水面由结冰、淌凌、封冻、解冻几个过程。
第三,信水——水位预警技术的发展。“信水”是通过春季黄河水位涨幅变化,对夏秋水位进行的一种合理预测。随着水文观测技术的进步,古人将“信水”与黄河水势的预测联系起来,这种水位预测方法得到历代的延续,并在明清时得到官方的认可。“信水”发生的时间在清明节前后,水头到来之时亦标志着汛期的开始。
三、黄河十二月水名与水汛、河防
宋金时期人们主要是借物候水名来传递不同月份黄河水的涨落变化信息,并由此间接地或经验性地为防治河患、保障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服务。明清以降,治黄保运成为河道治理的核心内容。水汛的形成是在明清的河政体系下,人们将以农业生产为主要标识的水名制度化,对河防事务进行明确的时间安排。
1、水汛的形成与演变。汛期的划分起初是为了在边疆地区进行定期的驻军,明中后期东南沿海地区的海事防御活动呈现出季节性规律,确定出“春汛”和“冬汛”两个防御倭寇侵犯的汛期,这种划分在河防中产生重要影响。清代继承和发展了明代的水汛制度,以黄河各月水名为准则改为各月水汛,并归纳为“桃伏秋”三汛,雍正年间还划分出“凌汛”。“桃伏秋凌”四个汛期的形成标着着黄河一年四季均有汛名所对应,系统的“水汛”结构形成,朝廷根据汛期指导河防、安排河工。
2、水名、水汛在河防中的应用。明中后期,黄河水患较宋代更为频繁严重,对于黄河的治理“重修守以谨河防”,潘季驯提出“冬春修防”、“伏秋修守”的制度,此外在伏秋水涨时要进行“四防二守”,即昼防、夜防、风防、雨防和官守、民守。水名及水汛的应用使得河事修防工程有了较为明确的时间限定,水汛的划分使得河政事务依汛安排,“分汛修守”成为制度化、军事化的治河方式。在完备的河官体系以及兵夫制度下,汛期的“岁修”和“抢修”得以高效有序的施行。
黄河水名向水汛的演变,体现出黄河治理从借助农事经验管理往官方制度导向的转变。“分汛修守”的治河方式是明清河防管理制度化的重要体现,特别是在军事化建制的河兵制度下,国家能够长期实现对河堤的定期驻守、实时防汛,依据“四汛”的划分,实现由农闲治河、洪期治河向四季治河的转变。
在互动环节,惠富平教授与杨小明教授、赵云波教授等参会师生就“黄河两岸相距不过百米作物成熟时间却相差二十余天的奇特现象”、“将本项研究以科普的形式推广以增进对黄河的了解”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为期两个小时的讲座内容丰富详实,文献分析举重若轻,言必有据,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与会师生受益匪浅。
通讯撰稿 | 王亚琼
通讯审稿 | 宋彦延
网页编辑 | 王 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