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史论坛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史论坛

科技史系列讲座(9):东华大学邓可卉教授报告会

发布时间:2022-05-15

2022年5月13日下午,山西大学120周年校庆“科技史系列讲座”第九讲开讲,我所邀请到了东华大学邓可卉教授以“腾讯会议”的形式作了题为《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的学术报告。此次会议由我所彭鹏副教授主持。


8d125ad66dfc4b73a3acbb5ae77e419b.jpg


邓可卉教授以天文学早期起源为主要线索,通过大量的史料向我们呈现了天文学最早的、最有考据价值的内容。邓可卉教授在报告的开端抛出一个问题:天文是起源于农业还是政治?围绕这个问题,报告分成十个部分进行了阐述:


一、古代天文学起源。古代的天文主要指天象,与祭祀、战争相关,主要用于占卜吉凶。因与帝王治国有着密切关系,古代天文与占星得到长足发展。分野说是指把天上的星宿对应于地上区域,以天上星宿所发生的某种异变对应地上区域发生的某件大事,该说历史悠久,虽几乎没有科学依据,但在中国古代依旧占据一席之地。除此之外,历法作为天文学的应用,研究的是宇宙中的数字规律,既体现宇宙运行规则的和谐,又是研究天文学起源不可或缺的内容。而历法的制定和音律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例如律志历就体现出了音律与历法的和谐。


二、古代天文官职与机构。《周礼》中大司徒、殷商的占星权威巫咸氏、唐代的太史监等天文官职和机构名称密切配合政治上的改元而变更,均体现出天文在中国古代的重要地位。在人员建制方面,等级层次一目了然。总而言之,古代的天文官职、机构非常庞大,充分体现出了天文的官方化特点。


三、《诗经》。《诗经》中有关天文的内容十分丰富。在春秋时期就已被确立下来的二十八星宿,其星宿名在《诗经》中的记载非常多。周代铜器铭文中有很多月相的记载,并有祭祀活动,称为“朝享”。在陕西户县的灵沼乡灵台村还有一座周文王建立的灵台遗址,是古代观测天文的场所,侧面印证了《诗经》所在时期的天文发展。


四、《春秋》。《春秋》中记载了37次日食,经考证有33次是可靠的;其中还有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天干纪年法中的循环与十进制相联系,显示了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


五、甲骨卜辞。甲骨卜辞是一种书写材料,记录于甲骨之上,由于内容大多数是占辞,因此称为卜辞。甲骨卜辞的制作专为帝王服务,因此多用来记录重大事件,占卜记录包括日食、新星记录(客星)、恒星名字、月食等。


六、太阳黑子。中国古代观测太阳黑子的时间大约在3000年前,远古传说认为太阳中有三足乌鸦,战国时屈原的《天问》对三足乌鸦羽毛的记载,有人认为其是对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汉代《淮南子·天文训》中同样有对太阳黑子的记录;《汉书·五行志》则详细描述了太阳黑子出现时的景象。


七、天人感应学说。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是汉代董仲舒提出的,邓可卉教授重点强调了古代的“天人感应”与现代所认为的“天人合一”的区别:现代人认为“天人合一”有一种进步的意味,但在我国古代,“天人”早期是指天文与人文,其中天文指的是天子,“天人合一”仅仅是在传达君权神授的思想。此时的天象更加上了一种束缚,仅可谓之异常天象。


八、立表测影。我们熟知的词语“圭表”中的圭与表最早是独立存在的,水平置于地面为圭,垂直立于地面为表,而后合体成为一种天文仪器。其功能有:定方位、定季节、定年长、定时刻、定地域。《汉书·天文志》中有日影占测的思想体现,晷影可判断君子和奸人。


eaadebd5b07b40c0b83b0d1811f7d9f0.jpg


九、历法与二十四节气。改朝换代的第一件事“颁正朔,易服色”,肯定了历法在国家统治中的重要地位。我国古代使用的是“阴阳合历”,既不属于阴历,也不属于阳历,体现了我国古代传统的阴阳之术、日月之法。二十四节气是指太阳一年在黄道中的特定的二十四个位置。公元104年的《太初历》正式将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邓可卉教授还提到古代著名的两次五星占验和“荧惑守心”现象,并进行解释:在一两千年发生相同天象几乎微乎其微,五星聚舍(五星连珠)并非实际观测,更可能是后人为了印证天命虚构而来。而“荧惑守心”经分析大多数记载都不曾发生,可见在古代中国星占灾异的发展原本出于皇权政治的需要,有一定的随意性。


十、中国古代的宇宙论。中国古代盛行三种学说: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其中浑天说的宇宙理论在古代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宣夜说缺乏论证,只有描述性话语,影响远不及浑天说。


最后,邓可卉教授对讲座开始时提出的问题做了总结性答复:天文无疑是为政治服务的,这是无可争议的,因为历法精准地预测日月时的数据记录翔实,而农业生产无需如此准确的记录。提问环节中,邓可卉教授对师生们的问题进行了线索梳理和解答;其中杨小明教授的“民间天文学家何时进行历法的学习”的提问,邓可卉教授进行了详细解答:明代对天文学的管控较为严格并没有平民化,清中期才开始有民间天文学家的参与,清后期大量增多,其中原因与传教士来华有很大关系;另一位学生关于近代中西方天文学差距的疑问,邓可卉教授也进行了解惑:其主要差异在于方法,中国古代天文观测多为叙述性描写,无法应用于现代,而巴比伦的天文观测无论是方位还是时刻等,都较为精确,能够应用于现代。


本次讲座引发了大家的热烈互动和积极思考,邓可卉教授用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深入浅出的讲解,给听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通讯撰稿 | 刘慧琦、任世君

通讯审稿 | 任世君

网页编辑 | 王   坚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 电话:0351-7652230 电子邮箱:kjss@sxu.edu.cn
版权所有©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 网站备案:晋ICP备05000471号
山大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