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史论坛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史论坛

科技史系列讲座(13):南京农业大学卢勇教授报告会

发布时间:2022-05-20

2022年5月19日下午,山西大学120周年校庆“科技史系列讲座”第十三讲开讲,应我所邀请,南京农业大学卢勇教授作了题为《传统农业的韧性与再发展——明清时期长三角地区的环境演变与特色农业兴起》的专题报告。本次讲座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在线上举行,由我所赵云波教授主持,校人力资源处处长胡英泽教授参加。


9dec137bbb944c6e8c00c6f2a3a9a447.jpg


卢勇教授的报告从传统农业的特点切入,基于“环境—农业”的双向视角,厘清了明清以来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变迁过程中特色农业的演进脉络与逻辑机理。围绕这一主题,本次报告从以下六个部分展开:


一、研究背景

农耕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传承与弘扬农耕文化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卢勇教授提出传统农业的韧性与可持续是中华文明延续繁荣的基石。通过对生态环境变迁、特色农业发展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在逻辑的分析,卢教授从农业史的“发展观念”与环境史的“破坏视角”两方面进行讲解,指出:研究传统农业的韧性问题,就需要将特色农业发展带回环境变迁的视野下去辩证分析,重在把握二者之间互动关联的协同演化规律。


二、明清以来江淮地区生态环境变迁与湖荡垛田型农业

卢勇教授通过介绍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的生态环境变迁,深入阐释了湖荡垛田型农业如何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他认为明清以前,江淮地区就形成了特殊的地理格局和农业生产布局。明清时期,黄河南下夺淮,破坏了江淮地区的水网格局与生态平衡,使江淮中东部地区沦为洪涝频发的“洪水走廊”。明清两代以“保漕护运、牺牲江淮”的治淮策略,又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变迁进程,出现了“有雨则涝、无雨则旱”的气候特征,江淮地区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垛田型农业随之逐步发展起来。


三、明清以来江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与塘浦圩田型特色农业发展

江南历来是长三角地区的核心:水利是江南农业的命脉。卢勇教授指出唐宋以降,塘浦圩田体系的大圩格局在气候变化、人口压力、皇朝漕运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渐解体,至明代时,大圩已经分化为小圩,进一步发展成为泾浜体系。与此同时,明代吴淞江的严重淤塞,导致江南地区逐步发育出大量的高地,土地开星转向农田改良。此外,卢教授还对明代以前江南地区水环境变迁、明清以来江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以及江南地区市镇经济的繁荣与传统农业变迁等进行了讲述。


四、明清以来河口海岸带生态环境变迁与沙洲滩涂农业

长三角河口海岸地区是生态环境较为特殊的又一区域。卢勇教授指出,两千年来长江河口发育的模式是:南岸边滩推展→北岸沙岛并岸→河口束狭→河道成形→河槽加深。他随后阐释了长江口北岸河口海岸生态环境变迁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并进一步对明清以来河口海岸带沙洲滩涂农业发展、崇明诸洲的联并成岛与海洋型农业模式、钱塘江南岸生态环境变迁与农业发展、江苏启东沙地圩田农业系统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五、明清以来皖浙南山区生态环境变迁与山林复合型农业

皖浙南山区被视作独立而极具特色的经济区域与农业类型,是长三角区域山区农业的代表。卢勇教授讲道,皖浙南山区“山多田少”,明清时期政府长期鼓励开垦并允许人们自由迁徙,人们入山开发的现象应运而生,由此造成了林木大量砍伐和水土流失的严重生态影响。他以此为背景,阐述了明清以来皖浙南地区山林复合型农业的发展与演变过程,还特别介绍了皖浙南山区特色名产区以及浙江仙居古杨梅复合种养系统等内容。


六、总结

卢勇教授对本次报告做了总结:农业毕竟是以人为中心的生产类型,基于此前各地特色农业发展中人文社科学者尤其是历史学者的长期缺场现象,我们对传统农业的研究不能仅仅关注商品性、生产性和流通性层面,更要看到农业背后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重视发掘隐藏其中的传统农耕思想和智慧结晶,把人文性与历史性带回传统农业的韧性研究之中,人文性与历史性的回归,将极大拓展和深化特色农业的研究与利用,也将为利用其“特”性赋能乡村振兴等带来新的可能。


在提问和讨论环节,卢勇教授与本次参与报告会的胡英泽教授、杨小明教授、赵云波教授、伊宝副教授等针对本次报告内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针对老师与同学们的提问,卢勇教授一一做出了详尽的解答,大家受益匪浅。


通讯撰稿 | 高逸宁

通讯审稿 | 郑俊一

网页编辑 | 王   坚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 电话:0351-7652230 电子邮箱:kjss@sxu.edu.cn
版权所有©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 网站备案:晋ICP备05000471号
山大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