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15
2024年5月10日,“表里山河·科史论坛”第66期开讲。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陈晓珊研究员应邀作了《历史科技地理与古代航海造船》的专题报告,王坚副教授主持。
讲座开始,陈晓珊研究员首先介绍了“历史地理”的概念。历史地理不仅是研究领域,也是一种研究方法。学者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人和环境的互动关系,需要关注区域差异和人地关系。科学技术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的出现、发展与消失都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关,在关注技术发展时要特别注意技术带有的区域性特征。
讲座中,陈晓珊研究员以葫芦舟、羊皮筏子等涉水工具为例,讲述了技术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产生。她提到有三种不断发展延续的与中国自然环境有关的造船技术,即舷外浮体、水密舱壁技术和遮洋船。舷外浮体是指在船体两侧加装木板,从而可使船体保持平衡,在水中运动时更加平稳安全;水密舱技术则是工匠巧用竹节,将船体分隔为船舱,一方面增加了船体横向强度,同时在船只遇险时也有效避免了船体遭到整体性的破坏。同时,船舱还能起到收纳的作用;遮洋船最初被用作为运船,船外围用竹子围成一圈以起到防水的作用。后来遮洋船被用作战船,遮洋板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防护效用。
此外,陈晓珊研究员还着重讲述了她对郑远洋船队的研究。例如,船队非常注重技术安全,船上不仅配有“火长”和“番火长”(外国船员),还有来自浙、闽、广等多地的船员,他们在航行途中交流技术,促进了航海技术的传播。西行船队主动地吸纳世界先进航海技术,积累了大量的实测数据,确立了诸多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奠定了此后五百年间明清实用航海指南的形态。
互动环节中,陈晓珊研究员针对现场的提问逐一给予了解答。
撰稿:鲁子钰
摄影:陈 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