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19
2022年6月11日下午,山西大学120周年校庆“科技史系列讲座”第35期开讲,这也是本系列讲座的收官之讲。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南开大学科技史研究中心主任、内蒙古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张柏春作了题为《古代科技史的多维认知:以中国机械史研究为例》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平台举行,山西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天才教授致欢迎辞,我所赵云波教授主持。
张柏春研究员首先介绍了相关的研究背景:中国学者的科技史研究兴起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其重心以追溯中国科技传统为主,表现为学科史(内史)的构建,代表人物有李俨(数学史)、刘仙洲(机械史)、梁思成(建筑史)等。1909年起,Giles,Moule,Lanchester等人先后推测过指南车的构造。历史学家张荫麟是中国机械史的早期研究者,他受到了国外学者的直接影响。
张柏春研究员以刘仙洲、王振铎、李约瑟、王铃、陆敬严、颜鸿森等人的工作为典型案例,探讨了古代科学和技术的多维认知问题,尤其是内史的路径和方法:
一、刘仙洲(1890-1975),机械工程学家,科技史学家。曾任东北大学机械系教授、系主任,北洋大学校长、清华大学副校长(主持工作),是第一位系统发掘中国机械史料的学者。他先对中国古籍中的机械按照应用领域进行整理分类,45岁编成《中国机械工程史料》,从发明史的角度初步理清了中国古代存在什么机械的问题。该书涵盖了关于古代机械的基本史料,被后来的研究者广泛引用。刘先洲在抗战时期转向做机械史的专题研究,他以专业的眼光,分类解析了古籍记载中的机械,有首次辨识,或首次系统整理和研究之功。71岁的刘先洲以现代机械工程体系为参照撰成《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一编)。张柏春研究员认为:毫无争议,刘先生是中国机械史学科的主要奠基人。
二、王振铎(1911-1992),博物馆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学家。长期从事古代机械和其他科技的专题研究和复原。从文献出发,对仪器进行复原修复。王振铎擅长专题攻坚,精细解读古文献记载,并与考古发现相互印证,考证古代发明。他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复原近90种古代机械和其他装置,包括1958年复原的水运仪象台。78岁时出版代表作《科技考古论丛》,其中包括指南车、记里鼓车之考据及模制、司南指南针与罗经盘等经典研究成果。张柏春研究员评价王先生“文献与考古资料相结合的考证功夫以及实物复原能力是非同一般的”。
三、李约瑟(1900-1995),生物化学家,科技史学家;王铃(1917-1994),历史学家,李的主要助手之一。在专题研究方面,李约瑟和王铃发掘出被中香炉、胸带式系驾法等技术,努力论证中国人首先作出常平架等发明,并且在某些细节的辨识方面超过刘仙洲。与朱文鑫、刘仙洲相比,他了解钟表及其擒纵机构在欧洲科技史上的重要地位,在其所著机械史论著中,系统梳理已经辨识出的技术,引用了刘仙洲先生的《发明史》,但未充分吸收他的学术发现。张柏春研究员认为:李约瑟和他的合作者研究历史上的中国发明,但与刘仙洲的“发明史”有明显的区别。他以跨文化的视野,将中国科学技术置于欧亚大陆的文明史中加以考察(宏观+微观),进行比较史和传播史研究,写“联系的”历史。不过,他大胆假设有余,小心求证不足。当然,李约瑟工作刺激了中国学者和官方重视研究本国的科学技术史。
四、陆敬严(1939-),同济大学机械学院教授。他发扬刘仙洲和王振铎的学术传统,将文献研究、考古发现、田野调查和复原相结合。陆敬严与华觉明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卷》,以纵向的时序和横向的专业分支阐述古代机械技术,与李约瑟的著作互补。张柏春研究员认为,王振铎、陆敬严的复原工作,将机械史研究从“纸上谈兵”的原理分析和构造描述,充实到实际制作的工程化程度。
五、机械工程学家和机械史专家颜鸿森(1951-),出版《古代中国失传机械的复原设计》和《古中国书籍插图之机构》。张柏春研究员指出,颜鸿森将机械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用于分析古代机械,找出古代机构设计的可能的方案,为辨识古代技术提供了学理依据。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领域的学者,如人类学和民俗学学者、工程师-历史学者对传统机械做了系统的调查研究,深化和扩展了对技术传统的认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史分会和国际IFToMM机械史委员会对机械史的学术研究与交流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张柏春研究员指出:“我们可以通过学科的交叉和互补,更加深入全面地研究机械史,促进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在报告的最后部分,张柏春研究员总结到:科技史主要是知识史,即学科史、技术或技艺的历史。科技史研究是多维的,方法论是多样的,它们是互补的。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为认知历史上的科学和技术做出独特贡献。研究工作做得怎么样,要看国内外同行们是否知道你是做什么的和什么是你做的。
张柏春研究员强调:中国古代科技史不是贫矿,我们在与境(context)中的知识史、微观考证和宏观叙事等方面大有可为。重要的是敏锐地发现或提出问题,凝练出合适的选题。通常是以小问题作大文章,真正解决重要的学术问题。有了一定的积累,就可以研究较大的、复杂的题目,做到由小到大。例如,华觉明先生就是从冶铸史专题研究入手,到撰写系统的冶金史著作——《中国古代金属技术》,再扩展到率领大团队做跨学科研究,编著20卷本的《中国传统工艺全集》。
张柏春研究员认为,我们应该放眼世界,重视国际合作,发挥各自的资源、语言和学术等方面的优势,进行跨国、跨文化、多学科的比较与综合研究,共同解决复杂的学术问题。我们应不断提高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共同促进国际学术发展。
整场报告持续了两小时有余,张柏春研究员详实的案例和清晰的层次,以小见大,由小到大,运用了大量丰富、生动的素材,结合多元化设计和巧妙的结构安排,阐释了中国古代科技史的多维认知问题。
通讯撰稿 | 赵婧宇、王 凯
通讯审稿 | 王 凯
网页编辑 | 王 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