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史论坛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史论坛

科技史系列讲座(12):内蒙古师范大学咏梅研究员报告会

发布时间:2022-05-19

2022年5月16日下午,山西大学120周年校庆“科技史系列讲座”第十二讲开讲,我所邀请到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院长咏梅研究员作了题为《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回顾与展望》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于“腾讯会议”线上平台举行,科技史所彭鹏副教授主持。


咏梅研究员本次报告的内容共分为两个部分。其一,对少数民族科技史的研究回顾。其二,对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的展望。报告开始,咏梅研究员指出少数民族科技史作为民族史与自然科学、技术的交叉学科,是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组成部分。


a9491a3ac3734356b51a1827d3d3fb07.png


在少数民族科技史的研究回顾部分,咏梅研究员先后就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的起源、发展、成熟以及新时期新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阐述。


咏梅研究员指出在1949年之前,少数民族科技史的研究处于起步时期,只有一少部分民族学者有少量涉及,且尚未形成研究少数民族科技史的意识。李俨先生对蒙古族科学家明安图的研究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第二阶段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确立以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少数民族科技史的研究。但由于当时科学建制化尚未成熟,与少数民族科技史相关的论文仅有五十余篇,有关少数民族科技史的学术会议也并未成规模。


第三个阶段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科学技术史在这样一种精神感召下蓬勃发展。这一时期,多所院校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成果激增,学术会议渐成规模并走向国际性交流,研究的队伍和机构也在逐渐成型。


20世纪90年代起,李迪先生先后发表《积极开展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关于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范畴的浅见》等关于少数民族科技史发展的纲领性论著,促进了少数民族科技史的研究走向成熟。这一时期,学术交流走出国门,研究的人员增多,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在视角和方法上都有非常大的调整,体现出学术研究体系逐渐由客位研究向主位研究的过渡。


第五,21世纪以来,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时期。少数民族科学史研究已经不像过去局限于某几个研究点。在学科交叉的大背景下,少数民族科学史研究从其它领域汲取养分,研究内容和方法也更加多元化。

在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的展望部分。咏梅研究员认为新的时代不仅要求学者的科研能力,同时也要求科技史工作者发挥独特的民族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在民族地区助力乡村振兴可以发挥并正在发挥重要作用。


咏梅研究员指出利用少数民族科技史料研究历史上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过程,客观展现中国各民族一体化进程,是目前民族学和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的短板。同时在构建生态文明的角度,咏梅研究员也说明了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的重要性:一方面,可以为生态保护提供可资借鉴的案例。另一方面,相关研究也可从根源上厘清少数民族特有的生产生活技术与其所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之间深层次的依托关系,帮助地区构建和谐、系统、科学、健康生态文明观念。


互动讨论环节,郭世荣教授分享了其对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的收获。北方少数民族的迁徙,促进了各个民族之间的思想传播与科技的交流,北方少数民族对科技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少数民族多数居住在比较边远或者国界线附近,这正是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科技交流的中介。少数民族科技史的研究对从科技史角度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也是十分有意义。因地域、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科技,共同组成了丰富的中华民族科技史。各少数民族在科技史发展过程中的贡献值得科技史学者进行深入研究,年轻学者应该拓展自己的眼界,将少数民族科技史的研究丰富发展。参加本次会议的师生还就科技史学科建设、云冈学技术交流、李俨先生与李迪先生学术交流、少数民族政权下的科技史研究、少数民族科技史的教学问题等问题与咏梅研究员展开了充分的交流与互动,与会师生受益良多。


通讯撰稿 | 刘慧琦

通讯审稿 | 王   凯

网页编辑 | 王   坚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 电话:0351-7652230 电子邮箱:kjss@sxu.edu.cn
版权所有©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 网站备案:晋ICP备05000471号
山大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