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29
2022年5月27日上午,山西大学120周年校庆“科技史系列讲座”第20期开讲,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吴致远教授作了题为《技术圈、技术层与技术剖面——技术史的立体化研究》的学术报告。吴致远教授现任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技术哲学与技术史。本次报告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平台举行,由我所李树雪教授主持。
吴致远教授以“技术史研究是否只追溯过去”、“如何确证技术的进化特征”、“传统工艺在技术史研究中的意义为何”等问题展开了本次报告:
一、技术发展的三个基本认识
吴致远教授指出,认同技术发展的三大基本认识:第一,技术具有进化性,且技术进化与生物进化存在不同之处;第二,技术进化具有连续性与渐变性,是创新与守正的统一;第三,技术的传播与进化同时进行,有多条演化路线,这是运用技术圈、技术层与技术层剖面理论分析技术史问题的前提。
二、“技术圈”、“技术层”与“技术层剖面”的内涵与特征
吴致远教授将民族学中的“文化圈”与“文化层”引入技术史研究中,丰富了“技术圈”与“技术层”认识,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技术层剖面”这一概念。具体而言:
第一,“技术圈”为某种技术在某个时期内的地理与文化空间分布,例如,阿舍利手斧技术圈、华北与华南“两系说”、铜鼓文化圈、那文化圈等。而“技术圈”存在衍生分化,若干“技术圈”可以组合重叠,若干“技术圈”隶属于更大的技术文化系统。
第二,“技术层”为不同时代、不同区域的技术圈遗存物、在历时和共时演变中形成的叠压、比对关系。“技术层”是一种历史沉淀,“技术层”中包含以人造物为代表的实物遗存,“技术层”之间具有相对稳定的时空组合关系,并且“技术层”与岩石层之间存在不可类比之处。
第三,“技术层剖面”是指从当下时刻去追溯、挖掘存在不同文化层中的技术遗存,揭示技术遗存在形制、结构和风格方面的特点,发现不同类型间的关系,重建技术演进的序列,复原文明演进的历程。同时,技术层剖面还存在纵向与横向两种剖面。
三、“技术圈”、“技术层”与“技术层剖面”的方法论意义
吴致远教授结合技术史研究中的典型案例,阐明“技术圈”、“技术层”与“技术层剖面”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技术史研究应在社会史背景下进行,脱离文化土壤和社会背景的技术是索然寡味的。
第二,技术史研究应跨文化、跨区域进行。一方面,技术存在横向的传播与交流,存在多条特殊演化路径,具有区域性与民族性的特点。另一方面,文化演进并非具有相同的速率,在共时态下,考察处于不同阶段的技术类型,有助于追溯与复原现代技术的过去。例如,李晓岑教授在对少数民族手工纸的研究中,提出浇纸法造纸与抄纸法造纸有不同源流,浇纸法造纸可能源于西汉时期,抄纸法造纸可能源于东汉时期。此外,浇纸法造纸存在两条传播路线。
第三,技术史研究应具有“进化”意识。一是源头追溯,不仅发掘过去技术的成就,同时追溯技术的简单、幼稚,甚至是原始形态。二是研究中出现“技术链”断裂、“技术谱系”不完整时,应有补缺意识。例如,宋兆麟教授开展田野考察时,发现二人合力耕地的“木牛”,填补了犁在演变中的中间形态。三是追溯与梳理技术分支,例如,万辅彬教授、韦丹芳教授等人关于古代铜鼓演变脉络的梳理。四是动态呈现历时过程,例如,华觉明教授、谭德睿教授等人关于中国古代“失蜡法”演进过程的动态追溯。
在报告结束后的互动环节中,杨小明教授、李树雪教授、仪德刚教授等老师以及樊道智等同学就“研究中如何将作为主体的‘人’与‘技术圈’、‘技术层’和‘技术层剖面’相结合”、“技术的演进在连续与渐变的同时,是否同样也存在这样的突变性”、“贵西南地区壮锦技术传承上存在断裂,如果想进一步追溯,有哪些可能的研究进路”等问题与吴致远教授进行深入讨论。吴致远教授的精彩报告促进了大家对技术史研究方法的理解,拓展了大家的学术视野,增进了学术交流。
通讯撰稿 | 邓 婧
通讯审稿 | 吴 双
网页编辑 | 王 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