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28
2020年5月27日,我所举办了2020届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此次答辩委员会成员有:东华大学杨小明教授、山西大学杨阳教授、姚雅欣副教授、冯震宇副教授、邹文卿副教授、王坚讲师。杨小明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王坚老师担任答辩委员会秘书。
受疫情影响,本次答辩会依照研究生院的相关规定组织了线上答辩。参与此次答辩的硕士生有:池莉莉、窦海峰、段红弟、高逸宁、刘畅、刘珅楠、裴家丽、邱晓娇、汤俊英、周子璇共10位同学。
邱晓娇,2017级硕士,导师为王坚讲师,学位论文《李约瑟火药史学研究》基于重要的一手原始文献和大量相关资料,系统梳理了李约瑟对火药史的学术观点变化与研究脉络。论文从李约瑟在火药起源问题上先后不一的观点出发,发现了李氏刻意地更改已经发表过的文章内容的行为,并结合对现代火药史学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若干相关研究的对比与分析,从多方面探究其原因,得出李约瑟的火药起源学说本质上是对冯家昇学说的继承,同时更符合“李约瑟难题”提问的内在逻辑的结论。工作量饱满,凸显了科技史研究以材料为先的学科特色,丰富和具化了中国火药史学史的研究。论文研究目标明确,问题新颖独到,思路清晰,较好地运用了统计分析和比较的方法,写作规范,分析深入,逻辑严谨,语言流畅,体现出作者具备了独立从事研究的能力,是一篇优秀的硕士学位论文。
裴家丽,2017级硕士,导师为杨阳教授,学位论文《平遥古戏台声学研究》基于大量实地声学专门考察及其实验数据分析等系统研究,对平遥各类型设腔戏台的声学构件和声学原理特别是平遥独特的“后台设洞”等声学问题进行了细致、综合探讨;系统梳理了戏台的设腔类型及其由简到繁的发展脉络;证明了耦合腔体助声技术能提高舞台支持度和语言清晰度,有“助声”和“助音”甚至“助乐”和“助调”之效。工作量饱满,凸显了科技史研究以材料为先的学科特色。论文研究方法得当,实验程序和实验环节设计规范合理,数据丰富、科学有效,行文流畅,逻辑清晰,分析深入,结论对丰富舞台声学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体现出作者具备了独立从事研究的能力,是一篇优秀的硕士学位论文。
池莉莉,2017级硕士,导师为贺天平教授,学位论文《巴特菲尔德转向科学史研究的历史考察》在翔实的文献资料基础上,以时间顺序为线索,论述了巴特菲尔德从史学研究转向科学史研究的缘由、过程和影响因素,剖析了其转向的关键是马克思主义和战争环境等的影响,同时也对巴特菲尔德科学史研究的成果——《现代科学的起源》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析。论文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思路清晰,内容合理,方法恰当,较好地运用了统计分析和文本分析方法,使相关研究结论建立在严谨分析基础之上,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论文写作规范,语言表达流畅,体现出作者具备了独立从事研究的能力,是一篇良好的硕士学位论文。
窦海峰,2017级硕士,导师为冯晓华讲师,学位论文《四维庞加莱猜想证明及其对数学和物理学影响的研究》从学科史视角梳理了四维庞加莱猜想的两个证明,即弗里德曼和唐纳森的基本思路、研究过程和证明意义,分析了二人对四维流形研究的推进,以及唐纳森对规范场论、威腾对拓扑量子场论研究的分别推进,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四维庞加莱猜想的物理学意义。论文结合数学与物理学的研究,体现了一定的创新性。全文线索清晰,观点明确,所据文献充分并具权威性,论述准确,语言流畅,写作规范。显示了作者具有了独立从事研究的能力,是一篇良好的硕士学位论文。
段红弟,2017级硕士,导师为伊宝副教授,学位论文《山西新绛剔犀技艺研究》对新绛剔犀技艺的历史发源、出土实物、工艺流程及价值体现等方面进行了翔实具体的田野考察和科学研究,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剔犀研究的空白,为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提供了参考。本论文选题较有新意,富于创新性与现实关怀。工作量饱满,凸显了科技史研究以材料为先的学科特色。基本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结构合理。论文综合运用了文献整理、田野调查、口述史采访、对比分析等多种方法,从科技史视角勾勒出新绛剔犀文化的历史传承和现实工艺流程与特色,体现出作者学科基础理论掌握较好,将科学史的田野考察实证研究方法应用得很好。论文文字流畅,逻辑性较强,体现了作者具备独立从事研究的能力,是一篇良好的硕士论文。
高逸宁,2017级硕士,导师为赵云波副教授,学位论文《杨振宁论支撑科技发展的社会文化条件》对杨振宁的教育经历和科研实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论述了杨振宁所论支撑科技发展的四个社会文化条件。论文较好地运用了文献和比较法,总结了杨振宁视野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科学精神的融合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深刻影响,以学科交叉的内史和经济与科技互动的外史对杨振宁思想进行了探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杨振宁的科技战略思想研究,或可为我国科技文化建设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选题新颖、框架合理、史论结合、结论可信且具时代价值,是一篇良好的硕士学位论文。
刘畅,2017级硕士,导师为赵云波副教授,学位论文《科学视阈中严复现代学术观研究》对严复早年的西学与中学学习经历进行了较为细致的阐述,梳理了近代之前中西方学术发展的脉络,并在此基础上从近代科学视角对严复现代学术观的“知识体系”“学术体制”和“学术方法与学术精神”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探讨,从学术创新精神的高度对回应“钱学森之问”和“杨振宁三问”等当代重要问题具有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选题合理,逻辑顺畅,材料翔实且运用处理得当,分析深入,所论所述有所依托,结论可信,体现出作者具备了独立从事研究的能力,是一篇良好的硕士学位论文。
刘珅楠,2017级硕士,导师为贺天平教授,学位论文《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研究——基于性别意识形态视角》选取女性科学家霍奇金作为研究对象,在同时代的女性社会地位与女性运动背景下,探讨了其科学研究领域的学术经历、成长与发展,集中梳理了霍奇金在生物化学等领域做出的成就及其社会活动。论文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结构比较合理,有一定的逻辑性,表达通顺,书写格式规范,体现了作者可以较好地运用和分析文献,掌握了人物研究和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了独立从事研究的能力,是一篇良好的硕士论文。
汤俊英,2017级硕士,导师为李树雪教授,学位论文《童第周实验生物学思想研究》从童第周的科学生涯及其实验生物学成就的系统梳理入手,挖掘其实验胚胎学思想与生物学哲学思想的理论意义,提炼出童第周整体观、验证观和创新观的实验生物学哲学创新及其内容和影响。本论文以史为鉴,对思考当今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和实验应用如何结合以及方法论创新在科研创新中的作用等都具有案例启发意义。论文参考资料丰富,论述内容翔实,体现出作者的科技史学科基础知识掌握良好。文章框架合理,行文流畅,格式规范,分析深入,显示了作者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以及从总体上把握问题和独立从事研究的能力,是一篇良好的硕士论文。
周子璇,2017级硕士,导师为张培富教授,学位论文《夏培肃与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建立和发展》集中论述了夏培肃在中国计算机科学创建过程中的贡献,系统地研究了夏培肃在创建科研机构、开展高等教育的实践与方法,分析了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理念以及成果。论文基于人物的学术成果,兼顾人与时代的相互作用,展现了中国计算机科学史的重要侧面。资料翔实,观点明确,对计算机科学史的相关研究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具有一定的学术借鉴意义与价值。论文写作规范,语言表达流畅,体现作者具备了独立从事研究的能力,是一篇良好的硕士学位论文。
10位答辩硕士生汇报思路清晰、逻辑严谨,针对每位评委老师提出的问题都给予了较为充分的答复。整个答辩会进展顺利,10位硕士生全部通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