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19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第五期读书·沙龙分享会
主题:系列名著研读之一——《什么是环境史》
2020年12月13日,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2020年度第五期读书·沙龙分享会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由科技史研究所樊道智博士主持,参与讨论的有:科学技术史研究所、历史学院和文学院部分同学。
活动开始,主持人就本次活动的目的、流程、分享主题等进行简单介绍。本期名著研读领读人是科学技术史研究所2020级硕士郑文锋,与谈人是科学技术史研究所2017级王凯博士,郑文锋同学分享了他研读的名著——《什么是环境史》。
郑文锋领读唐纳德·休斯的《什么是环境史》
郑文锋同学长期以来,以书为伴,以书为友。本次名著研读他给大家带来了唐纳德·休斯的经典作品——《什么是环境史》,并推荐研读《大象的退却》《寂静的春天》《沙乡年鉴》等相关著作。首先,引入为什么选择环境史这个问题,介绍了作者唐纳德·休斯及其在书中的理论与思想,进一步阐释环境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环境史与其他历史门类的联系与区别等;其次,以环境史的视角阐述了作者在书中论及的三个环境史主题及其对当今社会的意义;最后,介绍了环境史在近代西欧,美国的研究动态,并提出我们如何结合科技史与环境史进行交叉综合研究的一些设想。
与谈人王凯博士进行点评
与谈人王凯博士首先对郑文锋的表现进行了点评:王博士认为以科技史的角度这种说法有待商榷,因为强调科学史方法论的时候,科学史本身用的方法大部分是借鉴人类学、社会学或者其它领域的研究方法;针对郑同学分享的内容,王博士感觉环境史和科技史有一点割裂的意思,它们之间并非并行关系,也可以把环境史并入科技史之下来研究。此外,对郑同学所使用的科学史的“建制”一词也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并对作者唐纳德·休斯的生平时间,书名的翻译及理解提出一些看法与建议。
任世君博士与郑文锋互动
科技史研究所2020级任世君博士就郑文锋分享的内容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环境史研究这个命题太大了,建议聚焦一个具体研究的主题。并就其去山西省图书馆看到的山西省地政局的书册和应县木塔的修缮提出了可以用模拟地震波声波的角度,去验证地震对应县木塔的影响。结合日本和印度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因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印度避免了被蒙古人入侵,同时由于地理位置的闭塞而孕育出种姓制度和逆来顺受的“国民性”,其地理位置环境其对民族的特性也有塑造作用;日本在近代之前就不断有人反思害怕日本因地震彻底沉没的问题,因此对其民族的侵略性具有明显的塑造作用,并推荐了电影《日本沉没》;陈月娇同学就此补充道当时是秀吉的时代,日本侵略朝鲜和明朝,明朝打败了日本,但也国力大损,不久灭亡;江文逸又补充推荐了电影《鸣梁海战》。
江文逸与郑文锋、高紫君互动
来自历史学院的刘珊同学则针对郑文锋研读的内容提出疑问:我们考古这边需要考虑历史中的环境,您觉得环境是怎么对人产生影响的?高紫君继续补充到:战争是怎么对环境产生影响的?郑文锋认为中国古代是相当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两国交恶不伐农林,因此古代战争对环境的影响相当有限。王凯认为王朝衰败与盛兴影响农业,进而对人的身高,体貌特征产生影响。任世君补充道:在近代,因为一战和二战的爆发,芥子气等毒气和原子弹的发明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而由此发展的日本核能源由于2013年的大地震也给世界环境造成了影响。
主持人樊道智总结
主持人对郑文锋今晚的领读进行了简要总结:文峰同学阅读兴趣广泛,对书籍的热爱值得我们学习;本次分享勇气可嘉,分享内容信息量大,中途虽有卡顿,但还是可圈可点;建议下次研读之前聚焦主题,把所研读书目读深、读精,进而再拓展相关内容。
第五期读书·沙龙分享会部分同学合影
本期读书·沙龙活动重启我所经典名著研读之优良传统,郑文锋同学作为研一新生,敢于挑战自我,乐意将自己近期研读心得与同学们分享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期待下一次与历史学院、文学院的同学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有更多的灵感碰撞。
供稿人:任世君、樊道智
摄 像:陈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