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07
2023年12月5日,我所举办了2023年冬季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此次答辩委员会成员有:太原理工大学王金平教授、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韩炳华研究员、山西医科大学邓蕊教授、山西大学李树雪、冯震宇、伊宝、赵云波教授。王金平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乔笑斐副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秘书。
参与此次答辩的博士研究生为诸玉峰和邓婧2名同学。
诸玉峰,2017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为贺天平教授,学位论文题目为《中国化学领域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该论文以我国化学领域院士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计量分析方法,从多个角度研究总结化学领域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和化学学科的发展特征,对丰富中国化学史和化学领域群体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对我国化学领域学科发展和人才培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论文以我国化学领域院士群体基本情况、教育背景、工作情况、主要研究领域情况等为变量,对其总体特征进行计量分析,同时,进一步归纳总结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能源化工等四大领域院士群体的发展趋势和代际演化等特征,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对化学领域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的一些认识和启示。论文选题较好,文章结构清晰,框架完整,逻辑合理,表达流畅,数据翔实,论证有序,是一篇良好的博士学位论文。
邓婧,2019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为赵云波教授,学位论文题目为《谢少文医学微生物学研究及实践》,该论文全面考察了谢少文医学微生物学研究的缘起,详细探究了谢少文开展斑疹伤寒研究、细菌性传染病研究、病毒性传染病研究的过程,实验研究中经历的曲折与发展,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与社会影响。该选题无论是在深入认识谢少文医学微生物学实践上,还是在了解近现代西方医学微生物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论文通过利用大量中外档案,包括交往信件、研究与教学手稿、任职文件、工作报告等,详细阐述了谢少文通过搭建国际交流与合作网络、组建斑疹伤寒研究实验室和病毒研究实验室、翻译和编纂医学微生物学著作、创办微生物学学会和期刊、提出系列医学人才培养思路,极大推进中国现代医学微生物学建立与发展的历史过程。论文为进一步分析20世纪上半叶,国人之于实验方法的思考与运用、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推动我国科学和知识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案例与借鉴意义。论文选题独特、立意新颖、史料详实、结构合理、逻辑清晰、方法得当、视野开阔,是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
诸玉峰和邓婧同学分别对答辩委员提出的问题做出了满意的回答。经答辩委员会5位委员讨论和投票表决,一致同意通过邓婧和诸玉峰同学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建议授予博士学位。
供 稿:王 坚
摄 影:陈 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