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学术活动

“科史新知”研究生学术沙龙第17期通讯

发布时间:2024-05-30

2024年5月24日,“科史新知”研究生学术沙龙第17期举办。吴双(21级博士)、林书羽(22级硕士)作为主讲人,从“还原”、“涌现”的哲学辩护和太原市地震调查启示两个主题展开,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心得。李树雪老师任点评人,三十余位同学听取报告并交流。


一、涌现对科学图景的重塑——二十世纪后半叶科学家对“还原”与“涌现”的哲学辩护

吴双同学以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菲利普·沃伦·安德森为切入点向大家介绍了二十世纪后半叶科学家对“还原”与“涌现”的哲学辩护。详细梳理了还原论的局限性以及不同科学家对于“还原”与“涌现”各自的看法与思考。在这场论战中,将科学家的哲学立场作为重要的科学话语要素,讨论了以安德森为代表的固体物理学家否认了粒子物理学在科学共同体中的特权地位,并用“涌现论”来捍卫学科的基础性、合理性及价值性。反映出固体物理学家在还原论范式主导下的不安情绪以及为抢夺科研资助的据理力争。


ws.JPG


二、太原市地震烈度调查对于历史地震研究的启示

林书羽同学介绍到,1952年10月8日,山西崞县(今原平)发生5.5级地震,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次破坏性地震,山西省的地震烈度测定工作由此展开。林书羽同学梳理了太原市地震烈度确定的脉络,阐述了缺乏地震测定仪器、地震台站数量稀少、没有先例可供参考、历史资料考证不全面等太原市地震烈度确定过程遇到的困难。介绍了太原市地震工作调查的新发展以及对历史地震研究的启示,最后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在研究过程的一些经验。


lsy.jpg


交流互动阶段,李树雪老师首先向同学们提问,什么是凝聚态物理?在听取闫文庆、胡华强等同学的激烈讨论后,李老师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了还原论与涌现论的争论,并提到,这不仅是宏观与微观、整体与部分之和的比较,更是人们对于科学与哲学的思考,是物理是否需要以哲学为指导的思考。胡冰同学提问,如何能够用哲学解释传统文化?李老师答道,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认识到科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形态。最后,胡华强同学发表观点,认为要注重辉格史观与反辉格史观之间的张力。在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后本次学术沙龙圆满结束。


撰稿:智文静

审稿:程熙媛

摄像:陈   卓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 电话:0351-7652230 电子邮箱:kjss@sxu.edu.cn
版权所有©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 网站备案:晋ICP备05000471号
山大科史